-
更多+ 制度汇总
-
- 01-16学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 11-16浦前中心小学校园治安巡逻巡查制度
- 11-16安全工作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 07-03浦前中心小学安全工作规章制度
- 07-03学校门卫制度
- 07-03学校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 07-03校园自行车安全管理制度
- 07-03浦前中心小学安全会议制度
-
更多+ 最新更新
-
- 01-23法制副校长讲座
- 01-19食堂学生满意度测评汇总表
- 01-19食堂管理处罚规定
- 01-19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
- 01-19食堂委托经营管理协议
- 01-19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
- 01-19筑起平安天空 为我成长护航
- 01-19小小少年学当兵——记学生夏令营活动
-
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 >>平安校园>>预案汇总
-
读出问题,让文字“醒”过来发布时间:2011/12/30 10:26:0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刘俊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奇怪了,文字不都是没有生命的吗?我们还能让文字“醒”过来?如果能从课文中读出问题,证明你已经懂了,能用探究的眼光去读了,读出自己的思考了。做到这一点,文字就“醒”过来了。最近我班学习了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同学们总是要把它“翻译”出来。这只是读懂的第一步,但还没有看到它的画面,触到它的情感,文字还处在沉睡的状态。怎样唤醒文字,发现诗中的美呢?这就要走进文字深处,在细微的地方发现问题。
词中有一个字,能集中表达诗人的情感。那就是——“醉”。表面看来,这里的“醉”指醉酒。再连接联系上下文来想,它还含有“陶醉、沉醉”的意思。作者为什么而“醉”呢?同学们抓住这个问题,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进入当时的情景中体验。1、醉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村居条件虽简陋,但环境优美,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绿绿的草,多么优美的自然山水画啊!2、醉在和和睦的人间家园中。老俩口操着吴音,细细柔柔地拉家常,多么温馨的场面。他们生活虽然清贫,但能安居乐业,但这最能打动作者。
就这样反复品读,比较、想象,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问题一个一个冒出来,文字也就悄悄地“醒”过来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