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辅助栏目>>图片新闻>>有一种收获叫“课堂”——记语文教研组区质量调研反馈活动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丽华(语)
细雨纷飞,寒冷骤降,而12月13日,浦小会议室内却暖意融融,我们语文学科组的区质量调研反馈活动正在这里举行。教导处徐丽华老师带领大家对上周结束的区质量调研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展望。
镜头回放,调研反馈
上周二,天宁区常规调研。共听了郑露华、苗花、韩瑛、叶小兰四位老师的课。首先这四位老师从自己的调研课入手,梳理板块,畅谈反思,和大家一起分享专家点评的点点滴滴。金东旭主任对高段老师提出长远角度为初中学习做好准备,提升能力;王勤老师对青年老师成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会让构思更有策略地执行;于纯老提醒老师们要加强文本研读,要有文体意识,避免机械记忆教学环节,要关注学情便是价值的生长点,形成学习这类文章的策略。综合四位老师的陈述,徐丽华老师为大家进行小结: 1、对于教材需要更深入精准的把握。韩瑛《学与问》应重在“问”,叶小兰的《灵宠棒打洪教头》应加强文体意识,站在小说这一题材的角度展开教学,让学生学会一类文章的阅读;2、课堂需要更开放。郑露华合作学习的评价,应放权给学生,加强生生评价,教师提升;苗花预习单的设计应更贴近文本,着力于学生的有疑处,交流时应全身;叶小兰的词串教学,可以采用苗花预习单的方式,开放推进,避免机械操作。
聚焦问题,自主研究
针对专家点评,老师们自觉地对照起了自己的日常教学,进行反思和交流。刘娟老师讲述了作为中年级起始阶段,自己在如何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之概括能力的培养中的做法和困惑。张京老师立足二年级学段,介绍自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听说读写”,做好三个转向:转向语用,转向阅读能力和转向方法。郭春颖老师结合刚刚结束的教学,感叹自己的课堂正在努力培养三种意识,从学一篇到学一类文的意识,展现思维过程的意识和“放开”的意识等等。老师们畅所欲言,互相交补充,答疑解惑,气氛热烈。
展望后续,扎实推进
最后徐丽华老师进行总结。她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在实践过程中的辛勤付出和积极尝试,并对教研组后续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学《课标》,读专著,定时把阅览室的教学杂志带回家。2、促进备课组团队的协作共进,加强组内研讨和学习。3、聚焦课堂,释放出被教师掌控的时空。4、有效地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率。
活动持续了整整两节课,大家都觉得收获颇丰。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浦小语文组将继续策马扬鞭,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在追求学生最优化发展的道路上行得更远、更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