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辅助栏目>>图片新闻>>打磨新型课堂 攀越新的高度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8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科霞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伴随着三(1)班刘娟老师的一声“上课”,我校的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研究又拉开了帷幕。
为了充分推广互联网+课堂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研究的效率,本学期我校相关的研究模式发生了新的改变。每次研讨课结束后,各位老师将对这堂课如何改进提出自己的思考,然后由另一位同级部的老师整合集体的智慧,进行二次教学设计,在下一次教研活动中重新上一遍。
本次刘娟老师执教的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课文——《少年王勃》。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板块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整堂课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问题:为什么称王勃是“奇才”,采用在平板上圈画关键词句,截图上传后分享阅读感受;补充背景资料阅读;想象阅读;借助锦囊品味名句;拓展王勃诗句等多种教学方式层层递进,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少年王勃的才华横溢。经过上个学期的磨练,孩子们已然已适应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能自如地借助互联网的教学手段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拓展自己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使学习更有趣、更有效。
研讨课结束后,在刘芬老师的组织下,刘娟老师先中肯地谈了自己上课后的一些困惑,然后大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如何改进这堂课的教学出谋划策。信息技术老师李开也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他从专业的角度,就如何发挥互联网的教学优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截图上传”能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平台上互动交流的特点;教师提供的“锦囊”可加入一些资料链接,为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提供更多的帮助。最后,刘芬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就一些教学细节的打磨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法。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是一次教学智慧的碰撞,是一次新型课堂教学的勇敢探索,是一次对课堂高效的执着追寻。相信在我校语文教师的群策群力下,在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研究、探索中,我们的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研究会不断攀越新的高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