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新闻中心>>“互联网+语文”,语文新常态

“互联网+语文”,语文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0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丽华(语)

     “互联网+”和“语文”碰到一起,形成了一种非常耐人寻味的画面。今天的漂流屋里,叶小兰老师再次带领五年级的孩子们,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走进《我和祖父的园子》。

集聚力量,绽放精彩

    俗话说: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怀,也要有低头奋斗的智慧。为了全面提升老师们研究力,我校主动申报了天宁区四月份的课堂转型活动,期待在更大的平台上,呈现这一阶段我校的研究状态,更渴求抛砖引玉得到兄弟学校领导和专家们的指导。在刘芬老师为首,叶小兰老师为核心的备课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精心挑选课文,多角度、多纬度、分版块展开教学设计。在一次次的讨论中,教学目标渐渐清晰;在一遍遍的推敲中,重点环节慢慢凸显;在一回回的尝试中,技术运用愈发合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老师们用辛勤成就点滴进步,用汗水迎接更大的挑战。

高位引领,智慧分享

    今天是叶老师的第六次试教,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金东旭主任,王勤老师和缪亚芬校长全程参与了活动。金主任首先肯定了叶小兰老师较上次试教,有了明显的进步,接着就如何更合理地制定学习任务单,展开有效地教学批注和课外资料引入的尺度把握,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王勤老师则再次给我们明确:“互联网+”不是技术的“叠加”,而是基于技术的理念的“进化”,要引导学生多感官地进行学习,真正引导学生用互联网技术上真实、扎实的语文课。专家们的精彩点评,让我们受益匪浅。

关注能力,智慧创新

    在“互联网+”的新技术时代,每位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而我们的研究步伐,也一直在路上。每次研讨,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是磨砺,更是成长。进步源于浦小青年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收获更是浦小语文人继续前行的动力。

    教师的关注点在哪里,学生的生长点就在哪里。我们坚信:教学理念的改变,个人素养的提升,专业课堂的转型,定会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一实现。

IMG_1020.JPG


IMG_1026.JPG


IMG_0953.JPG



IMG_0952.JPG


IMG_0949.JPG


IMG_1038.JPG


IMG_1048.JPG


IMG_1045.JPG


IMG_0973.JPG


IMG_0976.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