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学生园地>>升旗仪式>>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1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余倩

  
齐: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梅:今天国旗下讲话由我们四2班主持,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今天的光荣升旗手。
魏:第一位是来自二1班的彭星宇,他是朴实可爱的小胖墩,像个小大人,能有条理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能把值日生工作安排得妥妥帖帖,教室的整洁有他的一份功劳,真是个勤劳的好孩子。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梅:第二位是来自二2班的庄羽凡,她是一个看似默默无闻,实则坚忍不拔的女孩。学习努力勤奋,工作一丝不苟,她乐于助人,勤于为班级服务,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也是同学们心目中敬佩的好榜样!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如茉莉花般清雅怡人的女孩!掌声响起来。
魏:第三位是来自五1班的周文焕,别看他个子小小,弱不禁风,其实他厉害着呢!学习上,积极进取,不懂就问,是小标兵;活动中,热情参与,多才多艺,是小能人;劳动时,不怕脏,不怕累,是小助手。老师欣赏他,同学喜欢他,让我们用掌声祝福他有更好的未来!
梅:第四位是来自五2班的王恩涛,进入五年级,他学习比以前自觉了,上课也能举手回答问题了,他还默默为班集体服务,有好几次值日的同学地没扫干净,他重新把地打扫干净,课座椅排整齐,希望他做作业时能提高效率,能积极地完成每一次作业。掌声在哪里?
梅:有请大队辅导员袁老师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让我们再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梅:同学们,你们知道"感恩节"吗?下周四就是感恩节了,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话题就是《学会感恩》。让我们先来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韩信报恩》。
魏:古时候,有一个孩子名叫韩信,从小就和哥哥嫂嫂住在一起,因为家里很贫穷。所以小韩信就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很懂事,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可是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因为嫂嫂觉得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把他赶出了家门。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老婆婆见到这样的情况,很同情他,不但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后来韩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著名的将领,当上了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于是他千辛万苦地找到了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梅: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学会知恩图报,我们要向韩信学习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种责任。常怀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在此,我们提议,从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起,来珍惜生命给予我们的一切。
魏:感恩我们周边的每一位给予我们无私奉献的人。对于帮助过我们的人,哪怕只是借过一支笔或者是一个淡淡的微笑,我们都要给予真诚的谢意,学会把“行”、“谢谢”和“对不起”时时挂在嘴边。
梅:感恩老师,珍爱老师的劳动成果,专心听课,认真作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谆谆教导。
魏:感恩父母,学生是依靠父母给予经济来源的消费阶层,应体谅父母的艰辛,尊重父母的劳动,不乱花钱,爱惜学习用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梅:感恩环境,不要随地乱抛纸屑果皮,因为整洁的环境属于大家;课间、午餐、午休时,不要大声喧哗,因为安静属于大家……
魏:感恩食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要学会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梅:当然,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这些,只是想通过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来唤醒大家的爱心、善良与社会责任感。
齐: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把“感恩”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梅:本次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下面请上周的值周小校长讲话。
魏:有请袁老师为小校长颁发荣誉证书。

魏:本次升旗仪式到此结束,请各班按顺序退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