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学生园地>>少先队活动>>常 州 市 浦 前 中心 小&

常 州 市 浦 前 中心 小&

发布时间:2006年05月23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王艳华

  

常 州 市 浦 前 中心 小 学

2005年9月—2006年1月少先队工作总结

                  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  王艳华

本学期,少先队工作继续以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围绕“全队抓基层,全队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少年儿童为本,坚持实践育人,坚持强本固基,整体推进少先队事业发展,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积极发挥少先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新课程服务,为少先队的成长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坚持实践育人,不断深化少先队各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优势和活动特点,针对本校实际,以重要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促进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学校队组织在参与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推进我校少先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德育教育扎实高效
    1、以德育为首要方向。通过多种渠道,利用晨会、升旗仪式、班队活动、学校电视台等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定期不定期地举办家长、学生讲座、调查等活动让全校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进行自我教育,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渗透到校一日生活、学习要求中,形成良好的行为,内化为健康的品质。
    2、大、中队主题活动持久深入。通过活动,
队员们体验了平等,感受了关爱,增强了责任感,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全面认识了社会。全体少先队员在参与中体验、在参与中感悟、在互帮互助中健康成长

我校紧紧围绕“共铸诚信” “共话成长” “绿色环保” “祖国颂” “道德颂”等主题,广泛持久开展各中队主题活动。如二年级联合中队的“快乐与安全同行”;四(1)中队的“勤奋—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四(2)中队的“快乐大本营”;四(3)中队的“诚信---我们一路同行”;四(4)中队的“与节约同行”;六(1)中队的“歌唱伟大的祖国”;六(2)的中队“我爱您祖国”;六(3)的中队“祖国,我为你骄傲”;六(4)中队的“新世纪我能行”等主题班队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队员们用小品、朗诵、歌舞、三句半等形式表达了对祖国新气象的赞美,抒发了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友谊,集体的温暖,父母的关爱,表达了对对绿色环境的向往,对美好家园的热爱,。

 学校以竞选大队委活动为契机,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发出倡议,积极鼓励有才干、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的同学热情参与、公平竞争。活动中充分挖掘每位同学的个性特长,给学生搭建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认识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自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能力得到了锻炼,让每位竞选同学在平等的舞台上尽情展现自我,秀出自我风采。

为把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少先队大队部在11月组织本校全体学生广泛传唱民族精神之歌,进行 了“国歌、队歌、校歌”三歌比赛(暨首届艺术节)。活动中老师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同学们更是充分准备,人人参与、积极参加,展示风采。此次活动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情感,又净化学生的心灵。 “绿化”整个浦小的德育氛围,扩大了“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推动我校德育系列活动的不断深化。

二、阵地建设多而广

学校致力于开发校园环境人文文化工程。把阵地建设当作一种工程来设计,来建设,发挥每一个载体、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墙壁的教育功能,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电视台是少先队重要的宣传阵地,少先队工作的喉舌。电视台以宣传学生中好的思想行为习惯,向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带去快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做到定主题、定人员。在形式上坚持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稿、撰写并组织人员进行评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锻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本学期电视台节目由三、四年级的队员自主命题、自由撰稿、自己组合、自由安排。如:四(1)中队的“国庆专辑”;四(2)中队的“远离噪音”;四(3)中队的“我是班级小主人”;四(4)中队的“让书香飘满校园”;三(1)中队的“我是女生”;三(2)中队的“学会感恩”;三(3)中队的“杜绝校园隐患创建平安校园”等电视台节目内容丰富、童趣十足、视角新颖、观点独特。电视台节目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还是学生尽情欢乐的乐园,是学生展示才华,锻炼能力的场所,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窗口,更是培养人才的文艺园地。校红领巾电视台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高潮。
    2、德育环境。 “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是学校的办学指南;“爱我学校、美我校园”是同学的心声; “团结 文明 求实 创新”是我校的教风;“尊师 爱校 勤学 守纪”是我校的学风。

 3、校外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少先队校外教育资源,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我校把张太雷故居、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自来水厂、同济医院、化工厂、青锋园艺场等作为队员劳动实践、雏鹰训练基地,除此之外,还与乡关协、团委、妇联、村委等多家社会单位建立联系,选派优秀少先队员或参与管理,或参观学习。立足实际训练技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4、校园文明礼仪。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我校以《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大力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要契机,通过全体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为活动目的,提高学生遵规守纪的正确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通过十项检查评比,我们发现乱吃零少了,讲粗话、有不文明行为的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管理能力提高了。学校的文明礼仪大环境在不知不觉中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社会化工作稳步推进

1、推行“辅导员例会制”。每月一次的辅导员工作例会,从队活动的观摩到特色项目的展示,到研讨、回顾阶段工作、布置重点工作,使少先队工作得到长久的发展。

2、健全少先队组织。少先队机构呈金字塔结构,至上而下分别为校长、辅导员、各班主任,并实现了校长亲自抓,辅导员分头做,班主任具体实施的少先队工作格局。充分利用关工委、家长学校和校外辅导员的功能,使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利用座谈、讲座、参观、访问等形式,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

3、实行班主任聘任制,继续推进星级班主任评比工作。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不仅负有协调本班各科教学和沟通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而且在学生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能否健康良性发展。本学期实行班主任聘任制,由教师自己竞聘,少先队大队部与教导处共同选聘,让年轻、有爱心、有能力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大队部定期召开了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24位班主任作了经验介绍与交流。他们围绕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班集体文化建设、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班风、学风的形成等方面作了经验介绍。大家共同认识到:做好班主任工作应努力学习、充实自己、提高素质。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践行新课程。用爱心、细心、热心、耐心、信心,做好班主任工作,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树立师生平等、育人为本、对学生终身负责,欣赏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在本学期,少先队工作也获得了一些成绩:王艳华被评为天宁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蒋瑞芬被评为天宁区“优秀辅导员”;徐丽华的论文《与黑板对话,为学生的精神发展打上底色》获市中小学班主任论文评比三等奖;蒋琳老师的《搭建多彩舞台培养新型人才》获省教书育人征文一等奖;朱华芳老师的《学会为别人喝彩》省教书育人征文三等奖;李科亚老师的《做一名护花使者》省教书育人征文三等奖;魏峰同学在市青少年小报制作比赛中获三等奖。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的少先队事业也将踏上新的进程。让我们乘上起航的船,用鼓点催促我们快去升起前进的风帆;让我们用五彩的笔,沾满了彩霞和月光,写出创新的诗篇;让我们踏上科技的阶梯,不断地攀登……我们要迎着时代的曙光,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去迎接崭新的太阳!

 

 

2006年1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