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在初当班主任时都不知从何做起,基本处于无头绪的状态。新班主任不是指年龄而是指经验,有的人做了一辈子班主任,却像新手,有的人只做了一两年却成为专家。这中间的差距就在于是否知道怎样做。笔者认为,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学会处理各种关系。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人际交往,他处在各种关系的连接点上,就像火车运输的枢纽,在工作中要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与学生的关系,即建立起朋友般的师生关系;二是与同事的关系,即科任教师及有关同事的互助关系;三是与家长的双赢关系;四是与社区的合作关系……一个专家型班主任要能将各种关系理顺,形成教育合力。
1、与学生建立起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首属关系。要想使班主任工作有成效,就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1)克服领导意识,树立服务意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班主任视为学生的“头儿”,是管学生的,这使得许多班主任的行为出现了偏差,对学生呼来唤去,动辄批评、惩罚,要求学生绝对服从,稍有不从便横加指责。学生表面服从,内心抗拒,甚至对班主任不齿,师生之间是对立的、不和谐的。
其实,学校是因为学生而存在的,没有学生也就没有教师。因此,班主任应建立一种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发展而工作。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引领者、促进者,而不是领导和管理者,应处处为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只有师生在人格上平等了,才能建立起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2)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班主任要和学生建立朋友般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欣赏学生的存在,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魏书生曾言,让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变温驯的方法不是训和骂,而是让那些孩子去找自己的优点,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他急得“训”他们。这些挨了“训”的学生心里充满了感激,当他们的优点被老师肯定的同时,他们就已经开始转变了。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着真、善、美的种子,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真、善、美元素并放大它们。这样,在赞美学生优点的同时,班主任也就赢得了学生的友谊。
(3)与学生结成同盟。在教育过程中,青少年常处于较弱势的地位,他们特别渴望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有人“撑腰”,替他们说话。班主任就应成为这样的“代言人”。朋友关系中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有共同的利益而且彼此帮助。班主任应和学生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当班主任为学生的利益据理力争时(哪怕是很小的利益),学生就会觉得自己有靠山,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良好关系也就建立了。
(4)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有些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说服学生上,以自己的主观表达为主,只是单方面地向学生输出,而不是倾听学生的感受;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不是对话、交流,而是学生倾听班主任。其结果是毫无效果。如一个学生迟到,班主任不问缘由便说道:“你看,你又迟到了,上次不是跟你说了要早点起床吗?以后再这样,我可就不原谅了。”这样看似宽容,但却不问学生,不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其实,学生迟到可能有很多原因,只有了解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班主任要像中医行医,懂得“望闻问切”,要对话而不是训话。
2、与同事建立起互助的关系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班主任要做好工作,离不开同事的合作、帮助,要争取到同事的帮助,需要班主任有协调的能力和智慧,还需要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和胸怀。
(1)相互补台,而不是拆台。班主任要想同事帮助自己,就要先助人。一位班主任和同事关系很融洽,在和他交谈时我了解到,他班上的外语老师因为怀孕身体不便,他就主动承担外语的早读课。他这么做让外语老师很感动,在以后的工作中,她也配合班主任做工作。因此,当班主任有能力帮助同事时,就要尽力帮助。这样,等到班主任有困难时,同事才会帮助他。
(2)让学生关心老师。班主任要让学生关心他们的科任老师,使之感受到自己被关心、被需要,从而心生暖意,加倍努力工作,以不辜负学生的关心。比如任小艾老师做班主任时,就让学生为科任老师准备一杯水。一杯水并不起眼,可是它传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和关心,所以老师也愿意到任老师的班工作。同时,这一举动也教会了学生如何体贴人、照顾人。
(3)要有一颗包容的心。班主任要有容人的雅量。十个手指头伸出来有长短,同事也是有优缺点的人。班主任要能包容同事的不足,多看同事的优点。魏书生老师说:“你把周围的人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你把周围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天堂与地狱都源自于班主任的心态。在班主任包容同事的同时,他们也接纳、包容了班主任。
3、与家长建立共赢的关系
班主任和家长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因此,班主任的教育与家长的教育也要一致,共同影响、关心学生的成长。可是现实情况并不让人乐观,由于社会价值多元化,家庭教育不当或缺失,都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与学校教育相抵触。面对层次不同、要求不同的家长,班主任该怎么做呢?
(1)尊重家长,达成一致。家长也是教育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起来会更轻松。班主任要尊重家长,遇事多与家长商量解决,而不是动辄批评指责。在工作中也常会遇到一些家长不通情达理,这时班主任要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先冷静并礼让在先,设法使家长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家长不是教育对象而是互助者,作为班主任应有广阔的心胸,在尊重中让家长明白彼此的目的是一致的。有了共同的目的,工作就会变得容易了。
(2)开好家长会,加强沟通交流
家长会不仅仅是成绩通报会和表扬批评会,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被老师多关注一点。为此,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向家长汇报,让家长从中了解学校的教育和孩子的发展。一些家长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很少,彼此产生了隔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组织孩子与父母的互动游戏活动,让家长与孩子自然地增进感情。
(3)成立家长协会,让家长参与班级建设。成立家长协会是让家长来关心班级、关心孩子的成长,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是家长协会的成员。班主任可以和家长商量,在三年或六年中,每个家长至少为班上的学生做一件事,根据自己的能力,不做统一要求,可以是讲座,可以是做一幅装饰画等,这样既可以增长见识,还可以改善亲子关系。
4、与社区建立合作的关系
班级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如果总是把学生局限在家、校“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要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社区是最佳的资源。班主任要积极联系社区,让社区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要了解社区资源。班主任先要了解所在社区有哪些资源可供利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做调查。在调查中,学生就会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根据发展特点及兴趣做出选择。
(2)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就是要形成社区为我、我为社区的互助合作关系。可以和社区一起协商建立学生的活动基地(如博物馆、公园、乡村等),让学生有服务于社会的机会,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