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的几点认识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7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朱华芳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班主任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班主任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班主任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班主任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班主任更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班主任应该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热力四射,不仅温暖学生,而且能够点燃生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班主任应有的襟怀与气魄。而如今“孩子们需要我”就是我们班主任热爱自己职业的全部理由。
一、尊重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见解,一味地求同并不是明智之举,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呵护他们的“与众不同”。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应常站在学生的立场换位思考,关注并认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一颗仁慈和宽容之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见解,但不能以损害班主任的人格和尊严为代价。
二、宽容学生
班主任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而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少一些强制的纪律和苛严的规训,宽容、宽松、宽厚更宜于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人人都企望被欣赏,而不愿被雕塑、被打压。
班主任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包罗万象的气魄,指点迷津的睿智去理解、宽容、接纳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
首先,要理解学生出现的错误言行。人必定是要犯错误的,每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起来的,都是从挫折中成熟起来的。一个人从降生的那天起便不断地犯错误,正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才逐渐成熟起来。学生还不成熟、认识还不深刻、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判断还不全面,这些所有的“还不”决定了学生是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学生的错误是学生走向成熟的印记,是学生探求真理的验证。
其次,要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班主任要做接纳学生的错误,以变废为宝的慧眼去发掘学生错误中的宝贵之处。在学生的错误中,班主任在善于分析,检索学生犯错误的原因,进行错误诊断,找寻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良方,在一次次错误中得到启示,不断增长见识。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嘛。
三、平等待生
我们很难区分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乔丹、柏拉图谁更聪明一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其实并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可造就的人才。学生之间区别不是聪明与不聪明,而是存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区别。由此可见,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和训练获得智能的发挥的提高。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学生大脑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境,给每个学生以多样化的选择,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在智能,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获得发展的可能,只要为他们提供了适当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材。班主任应当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能潜力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育,促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充分的发展。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他不仅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充满了爱,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充满爱。班主任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指向全程的关爱。它蕴涵着对弱者、落后者的同情;蕴涵着对过失与错误的宽容,蕴涵着对学生的信任与赞赏,蕴涵着对学生体验的感悟、智慧的珍视。
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意味着理解、尊重、接纳、期待,意味着分担痛苦、分享快乐。它的意义远不是仅仅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或许带来的是早已失落的人格尊严,点燃的或许是即将熄灭的思维火把,扬起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作为班主任,如果只长一张爱教训别人的嘴,而缺少一副爱听不同声音的耳朵,那么很难想像他的工作能深入、有效。而要真正做一名好的倾听者,必须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的观念。这不仅是教育的需求,也是学生共同的心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