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学生园地>>少先队活动>>沟通――架起家校的桥梁

沟通――架起家校的桥梁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4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王剑菠

  

      老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是一人面对几十个家庭的学生家长,不仅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甚至单个家庭中的各位成员意见也有分歧,与家长的沟通,我认为需要以真诚为前提,也注重交流的艺术,使得学生家长愿意袒诚交流,相互认同,愿意与老师合作。
      1.对于素质较好的家长,他们一般重视孩子的教育,可以尽量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他们反映,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综合两方的意见,商定下一步教育的措施,和学生家长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这些具有一定知识、修养的家长的意见经常能够增加教师的管理经验。
      2.对于溺爱孩子的家长,沟通时,更应该多肯定学生的长处,将学生在校的良好表现告知家长并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恳切地指出学生的不足,提出希望学生改进的方面,希望家长能够和老师一道帮助学生改进,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就比较利于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对孩子优点培养的正确性,使家长在心理上容易认同并接纳老师提出的改进意见,循序渐进地改掉学生的坏习惯。
      3.对于不闻不问的家长,老师要积极创造机会沟通,沟通时应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潜力,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逐渐提高家长的心理预期,改变其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然后,适当时候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激励家长对子女的关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教育环境。
      4.对于后进生的家长,班主任应该从培育家长和学生的信心入手,首先要让家长明白每个孩子的智力开发早晚是不同的,而且是有个过程的,爱因斯坦尚且如此;应该主动联系家长,克服家长躲避老师心理,以真诚的心为学生的进步而骄傲,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不让家长产生与家长沟通就是孩子不听话给其找麻烦的感觉,倘若出现对孩子拳脚相向,则会加深师生间的隔阂,不利于孩子的教育成长。
      5.对于蛮不讲理的家长,我觉得应该不卑不亢、以理服人,避免和家长争执,更不要言语讽刺学生,面对尴尬的场合微笑面对、耐心化解,也可以迂回做家庭其他成员的工作,赢得家长的好感和认同,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所以行之有效的和家长沟通对我们教育工作的开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