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学生园地>>少先队活动>>如何与家长沟通

如何与家长沟通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25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刘娟

  

     家长是我们教育学生的合作伙伴,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争取“家长配合”是我们加强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家长工作最重要的是与家长沟通。下面我就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中的艺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沟通,从微笑点头开始
     笑不需要钱,却比钱管用。有时它能化干戈为玉帛,起手不打“笑面人”嘛。《现代汉语词典》里能查到一百多种笑,我们在倾听时采用的最有效的就是微笑,因为你的微笑表示了你的态度是诚恳的,表达了你对他的说话是肯定的,暗示着你对他的到来和交谈是赞同,甚至是佩服的。不失时机地点点头,同样是这个效果。概括来说,通过微笑和点头可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心距近了,事情就好解决了。我们可以微笑着向家长汇报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微笑着提出自己的建议,微笑着接受家长提出的建议。在这微笑中,家长们把教师当成了最信赖的朋友,有效地沟通由此开始。
二、用肢体语言传递爱护学生的心意
     教师会见家长的目的大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许多时候孩子也在身边。我们教育孩子时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看在家长的眼里。教师对孩子是关爱、偏爱还是讨厌、冷漠,是真情实意呢还是猩猩作态,家长一眼就能看出来。此时如果我们运用好肢体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孩子浓浓的爱意。比如把孩子轻轻地拉到自己的一边,用纸巾擦擦小孩脏脏的脸或小手,帮他抹抹眼泪,微笑地抚摸孩子的头,友善地拍拍肩膀等等。就这样一个小小的支体动作,家长就可以看出教师已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疼爱,同时也反映出教师本身的素养和内涵。家长看到教师对孩子这般关心和疼爱,肯定会非常感动,也很放心。自然就会主动地配合教师,自己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部分责任来。当然了啰,能得到家长的全力配合与支持,解决问题就容易得多了。
在这一点上,我在向我们学校的徐毓艳老师,徐丽华老师学习。平时我常常会看到她们为学生忙这忙那。当时的想法是,她们就是做了妈妈的人了,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现在想来,这不仅仅是一种关心也是向孩子和家长传达自己爱意的机会。现在,我也这么学着做。发现,当我弯下腰为学生佩戴好歪斜的红领巾,整理好衣领时,学生和我之间心里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对他多了一份宽容,他对我添了一份喜爱。相信长此以往,家长也会感受到我对孩子们的关心,积极配合我的工作。
三、用语言艺术打动家长
     家校交流中,语言是是首选交流方式。语言的应用是十分关键的,例如双方在谈到学生的缺点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首先,可采取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因为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接影响交流的效果,这种肯定会让家长轻松、愉快的面对老师,此时再指出学生的不足,与家长商讨解决策略,这样做,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有效促进家校互动。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学校里“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的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老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再次,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在谈论学生的进步时,则不能笼统地说很好,很棒!否则家长就会认为你是在敷衍他,不关心他的孩子。进而对你的工作产生怀疑。对于孩子的优点,我们要具体地阐述:比如今天他能及时地完成作业不拖拉;比如今天他午餐时,不挑食了,能把饭菜都吃干净!等等。这些细化地表扬会让家长认为你工作认真细心,他们也会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你!
四、换位思考,用诚心换取信任
     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们老师常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和家长探讨孩子的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做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在共同教育好孩子这一目标的前提下,我们老师有时也要替家长着想,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实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家长谋划,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赢得了家长的信赖,那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没有诚心,不知道为家长着想,一味的追究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之责,最终我们只会将自己孤立于家庭教育外,失去家长的配合。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很多,遇到棘手的问题,因自己有时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没有成为阻碍,反而成为了一种桥梁。所以,和家长沟通,要做到换位思考。 
     记得去年,我找到了班上一个后进生的妈妈和她交流起孩子的教育问题。谁知,说着说着她居然和我说起了她和孩子父亲之间的纠葛。我当时觉得有点尴尬,觉得这是人家的隐私了,我不方便发表意见。但转念一想,她能和我说这些证明她对我的信任,所以我很快就调整自己,把自己当作一名主持人?一个好的听众或者一名知心朋友,总之角色在不断地变换,站在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说到伤心处时我也动情地安慰她。她似乎是一个人承担得太累了,当她说完后人轻松了很多。而我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也阐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放松,不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些改变。她对我能体谅她的难处,非常感动,也保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把好孩子的学习关。之后,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顺利地通过了期末考试。
      心与心之间是需要沟通的。人们常说:“将心比心!”只要我们敞开心扉,象对待家人、对待朋友那样对待我们的家长,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支持,同时也会使自己交到很多的朋友。家长工作我们是年年做,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