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教师发展>>阅读推荐>>第四只苹果与第一哲学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3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成尚荣
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的故事一直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尽管这一故事似乎已经陈旧。
一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一只苹果砸醒了牛顿,让人类成为机械时代的人;一只苹果握在乔布斯的手里,帮助我们走进了IT数码时代。看来,苹果是有“魔力”的。
不过,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也许不在于那魔器般的“苹果”,抑或应当这么说,在魔器般的“苹果”的深处到底是什么。有人这么认为,乔布斯的成功不在“苹果”本身,而在于他对着“苹果”咬下的那一口。他“咬”得如何与众不同?他为什么这么去“咬”?其实他“咬”的是“智慧之果”,他“咬”得与众不同体现了他的智慧。总之,乔布斯是十分智慧的,而他的智慧、他对智慧的热爱体现了他的哲学观。所以,可以这么认定:引领乔布斯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和创新的密码,应当是哲学。
是的,乔布斯自己也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的一个下午的相处。”苏格拉底是他人生偶像名单上的第一名。他还这么说:“要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类关系上去。”后来,乔布斯还曾以一句充满苏格拉底智慧的话语与大众共勉:“让我们永存一分爱渴,保一分愚痴!”
看来,苹果的故事并不陈旧,即使是看起来“陈旧”的故事,常常还有新的解释和新的发现。这次,乔布斯帮我们发现并寻找到心灵的指南针——哲学。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提问:第四只“苹果”将掌握在谁的手里?中国人,中国的学生有可能掌握得住吗?这样的提问,让我们从“赢在起点而输在终点”的魔咒中解脱出来,让我们把教育的目光投射到哲学上去,投射到教育的智慧上去。
最近又看了另一个关于苹果的故事。苹果树能开花结果,如果对苹果树进行改造,让它月月开花,月月开花岂不可以月月结果吗?结果,这样的改造是失败的,因为这是愚蠢的做法。苹果树月月的任务,不是开花,而是月月生长,是每时每刻地吸收阳光空气和水,是慢慢地生长根、茎、叶,到后期逐步发育花胚。它完全不同于开花,而是用非花的方式迎接花季的到来。只有这样月月生长,最终才能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好的果。这,就是哲学。用在教育上,我们的定义是,让学生充分吸收,让学生慢慢生长;如果用在考试上,我们的定义是, “以学养考”,而非“以考养考”。而“最根本的养”、最好的“月月生长”,应当是课程、教学给予的滋养。
教育需要哲学,需要智慧地去“咬”苹果的第一口。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如此。说到专业,我们第一反应是学科。的确,学科专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慢,因为学科专业犹如教师发展的基石。假如审视一下优秀教师的成长,尤其是名师的成功,不难发现,他们既基于学科,又超越学科,也就是在坚守学科专业的同时,他们还有一个“更大”、“更高”的专业。现在看来,这“更大”、“更高”的专业应当是教师的教育哲学。如种哲学超越了学科,引领着教师生成更深邃的认识、更独特的见解、更高的追求。这样,他们就会和学生一起种下苹果树,就会让学生“月月生长”,就会浸慢地把第四只苹果掌握到自己的手中。
其实,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过“第一哲学”的概念,因而第一哲学是“在先”的。教师的第一哲学是什么呢?课程的第一哲学又在哪里呢?第一哲学与第四只苹果,似乎是一根线,把我们的思维串连在一起。我们在寻找第四只苹果的时候,是不是首先要寻找第一哲学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