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教师发展>>阅读推荐>>那天清晨

那天清晨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3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黄吉鸿

  

 

那天清晨,学生学习《论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学生反复诵读。
“孔子家的马房着火了,他退朝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做了什么?”
“曰:‘伤人乎?’不问马。”学生很快说出意思:“孔子着急地问:‘有没有人受伤了?’,没有问马的情况。”
“马房着火了,孔子急着关心的是——”“人。”“会是哪些人?”“估计是那些仆人。”“对,可能是那些照料马匹的马夫。孔子如此关心他们,你读懂了什么?”“孔子很善良,有一颗仁爱之心。”
“很好!‘仁’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仁”字。
还没转过身,忽闻一男生大声说:“孔子这样做不对。他不能光想着人啊!对马问也不问,怎么能说他仁爱呢?”连珠炮般一气说完,爽直率真,掷地有声。
其他学生也议论纷纷:“就是,马也是生命啊!”“马平日里帮他拉车,辛辛苦苦地付出,着火了,怎么连问都不问呢?”“他还是孔子呢!”……
我心头不由一震。学生说的没错,生命是平等的。这就是儿童,不谙世俗的他们比我们成人拥有多得多的良知和天性,“儿童引领成人,如同晨光引领白昼”。
我笑着说:“大家说得好!仁者爱人,还要爱万物,爱一切生命。你们能质疑经典,并有理有据地发现不足,真了不起!”学生笑了。
随即,有了主意:“我们不妨把它改动一个字。这样,就能真正体现孔子的仁爱了。想想看,怎么改?”
课堂上小手如林,“再问马!”“再问马!”“再问马!”
我擦去了“不”字,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再”字。
“一起读!”“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再问马。”……
面对语文,如果只一味吸收,没有批判精神,生命永远套着枷锁,不会自由行走。
面对经典,如果只顶礼膜拜,没有质疑,“跪着”读书,只会培养出学问的“奴仆”。
那天清晨,稚嫩的生命和古老的经典相遇了,经典唤醒了生命,生命润泽了经典。
那天清晨,圣人被“质问”了,经典被“篡改”了,思维之花绚丽绽放了。
那天清晨,一声稚嫩、纯真的反问,是平静湖面上得一丝涟漪,是寂寞田野间的一声鹤鸣,是黑暗夜空中的一缕星光,是赤子眼眸里燃烧的一束火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