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辅助栏目>>图片新闻>>致敬劳模——“幸福使者”王永清

致敬劳模——“幸福使者”王永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3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金明珠


11.JPG




        鲜艳的红旗,劳模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聆听金明珠老师宣讲常州劳模——王永清主任的先进事迹。

听劳模故事,悟劳模精神

       1989年,王永清医生从南京医学院儿科系毕业后,成为常州一院一名儿科医生。2003年,他在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获博士学位,成为当时常州地区唯一一名儿科医学博士。家长们曾送给王永清一个外号——“青霉素医生”,指他看病便宜,行医干净,从医多年,4毛钱的青霉素他开了80万单位,是他开的数量最多的药。王永清说,让家长花最少的钱,让孩子得到最安全、有效的治疗,这是他的行医准则。

       行医二十多年,靠一副听诊器、一支压舌板、一把手电筒,他救治了无数个孩子。作为“模范医师”,他的门诊永远人满为患,慕名而来的患者很多,一度在医院内外掀起“王永清现象”。他对待每个病人都十分“较真”,上午挂了号的病人哪怕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也要坚持看完。曾创下一天门诊176个号的全院纪录;因为“上厕所也要时间”,他练出了工作时间不喝水的本事;午餐时间常常拖延到下午三四点,或者和晚饭合在一起……

       常州最热门的网络论坛上,赞颂他医术高超、感谢他佑护孩子的帖子有数百页,有家长称他为“上天派来保护孩子们的天使”。那么多赞美之词,于他不过是行医本色;而小患者们童稚的爱,孩子父母们真挚的情,则是真实围绕着他的浓浓幸福。

      “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这就是王医生的人生信条,看似简单却包含了王医生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他认为一个好的儿科医生,至少要做到四勤:一要腿勤,不怕多跑路,不怕多流汗,舍得花力气,把工作做实做细;二要脑勤,勤学善思,及时跟踪国内外最新成果,努力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三要笔勤,勤做笔记,在工作之余注意总结、整理,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升华;四要嘴勤,向同事多请教,与他们多沟通,集思广益,密切合作。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效益最大化。

学劳模做事,当有为少年

       同学们从王永清医生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们学生学知识,也要做到一脑勤--勤学善思、二笔勤--勤做笔记、三嘴勤--不懂就问。希望我们全体同学都能认真学习劳模精神、不断进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