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辅助栏目>>图片新闻>>对话家乡人 感悟家乡情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1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娟
12月29日上午,寒意袭人。浦前中心小学的全体道法老师们齐聚一堂,开展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刘娟老师执教《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
刘老师的课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回顾旧知,明确家乡人的概念。刘老师借由介绍常州的小话题,明确“家乡人”的概念。第二板块走近家乡人,感受他们的服务。刘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入手,把学校保安王师傅请进课堂,请他介绍保安一天的工作。学生在与王师傅的对话中,进一步感受到了保安为维护校园安全,提供校园后勤服务付出的努力。刘老师由“保安”这一个工种牵出校园里其他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让学生交流课前采访的收获。接着,刘老师又把视线拉到了校园外,学生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聊聊身边熟悉的家乡人,想想未曾谋面却一直在默默服务的家乡人。通过辨析真实生活中出现的三种案例:车窗抛物、斥责外卖员送迟、捂着鼻子从清洁工面前走过,学生体悟要理解尊重家乡人的付出,并付诸于实际行动。第三板块总结交流,辨析“了不起的人”。刘老师抛出一个话题“怎样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让学生思考讨论,并用“邻居张大姐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婆婆的事例”再让学生辨一辨张大姐了不起吗?为什么?在互动交流中,学生逐渐明晰“了不起”的人可以说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可以是拥有美好心灵的普通人。最后,刘老师由“了不起的家乡人”引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课后去找寻相关资料。
课后,老师们围绕这节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刘老师的课板块清晰、层层递进,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到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将儿童的视野从课堂引向学校、家庭、社会,引向真实的生活,在思辨的过程中感悟,并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同时,老师们也针对这节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大家认为可以给整节课设定一个家乡人光荣榜的大情境,学生自己给家乡人拍照点赞投票,并让学生体验给全校24个班级送报纸,感受劳动者的不易,让课堂更加开放,让学生体验更加深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