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第一课时 成就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精彩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3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李科亚
星期二上午,语文教研组活动如期进行。六年级的刘芬老师和李科霞老师向我们呈现了高年级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之后,在徐丽华教导的组织下,全体语文教师汇聚一堂,就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及高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两位老师精心备课,致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两位老师都注重培养学生品味关键词语的能力,如刘老师在执教《夜晚的实验》时,引导学生比较“敏锐”与“敏捷”,“灵活”与“灵巧”,“飞行”与“飞翔”这三组意思相近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让学生在推敲中形成语感。李老师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悟“明艳”和“时而”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感受游记写景传情的特点。在帮助学生理清文脉的过程中,两位老师各显千秋。刘老师让学生尝试着写小标题,并在讨论中逐步完善,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李老师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画一画游览路线图,并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明了文章的写作线索,学习游记移步换景的写法。另外,刘老师对四次实验的表格式设计和李老师让学生自主发现两条线索的过程,都指向了对学生在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的培养。林老师对两位老师对教材的认真钻研和在教学中的细致指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建议高年级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进行更好的取舍,挤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自学、自悟文章最具特色的部分。
第一课时,不容错过的精彩。语文老师们应依据文本特点,用心打磨第一课时的教学,给予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让其成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推手。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