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新闻中心>>反思 交流 提升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4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先华峰
近日,浦小数学组围绕课题-----《提升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研究》,展开了“反思 交流 提升”的教研活动。
首先,教导处朱老师为每位老师准备了一份五年级试卷----《2012年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常规抽测试卷》。先华锋老师结合五年级计算的教学,重点分析了这张试卷的第四大题到第七大题,这四大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学生会算,而且要会巧算,会应用算理辨析,灵活地应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然后大家根据这份试卷反馈的信息,结合自己本年段计算教学,反思了自己的教学,交流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各种解决策略。大家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在碰撞,达成了以下的共识:
1. 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计算教学,作为教师不适合程式化地叙述“算理”,而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一部分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算理,使一部分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规律,获取新知识。
2. 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这是新课标教材的突出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情境的创设不只是为了引出老师想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触景生情”、“触景生需”、“触景生思”,强烈地感觉到今天的数学问题的存在。
3. 计算教学要正确处理好算法和算理的关系,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要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 计算教学要处理好估算和精算的关系,精确计算前要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得数的取值范围,使估算与笔算、口算相结合,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让学生体验估算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本次教研活动,大家在反思中交流,在交流中提升,相信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做有心人,将智慧的结晶付诸于实践,学生的估算意识、计算能力会进一步提高,学生会拥有良好的数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