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新闻中心>>用激情点燃热情 用智慧激发潜能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6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朱华芳
五月,花香四溢。22日,浦小一行四人来到上海儿童艺术剧场,领略美国“热血教师”、风靡全球的“55条班规”创建者——罗恩?克拉克的独特风采。
演讲:传递教育的激情
克拉克向大家讲述了从教的经历,分享了激励学生、家长和同事的创意教学实践。“面对挑战、有所作为”使在贫困学校从教的他最终成为美国最年轻的“最佳老师”。克拉克对好老师有自己的标准。首先老师的脚要一直面对教室,好老师永远不会把脚背对学生,哪怕是写板书时。他当场示范:面向学生,抬起胳膊,在目视学生的情况下在黑板上写字;其次,克拉克反对老师坐着不动,“老师要四处走,就当教室里充满灰尘,要不停地走,去擦灰尘”;再次,克拉克认为好老师上课时,双手要常举在空中,展示激情,教师的情绪决定教室的氛围。所以要时刻微笑,保持快乐。这是一场震惊全场的演讲,他的脚步在台上没有停止过,忽而冲下讲台,站到椅子上,忽而躺在地上,忽而又唱又跳,忽而做起了鬼脸。他的手永远在腰部以上挥洒,眼神专注地投向礼堂的每一个角落,看向每一位陌生观众的眼睛……
课堂:彰显无限的活力
克拉克认为教师必须让教育变得有趣,所以一直践行着快乐教学的理念,通过各种办法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比如,学生在答题正确后,可以享受坐爆气球的快乐;有时他会故弄玄虚,让学生扮成詹姆士邦德,带上太阳镜,随着间谍片的音乐蹑手蹑脚走进漆黑的教室,突然打开灯,照亮黑板上的数学题,开始新课的学习;有时,他会把题目写在操场的水泥地上,孩子们会趴着解题;抑或,克拉克告知学生明天下雨,教室会漏雨,上课要撑伞,然后师生躲在教室的一角撑着伞学习以雨为主题的相关知识。
在现场,克拉克带着8位美国学生与上海的学生上了一节数学课,老师讲的很少,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孩子。如果孩子发言很棒,伴着欢快的非洲鼓的鼓点,所有同学会用整齐的手势表示祝贺,如果表现不佳,其他学生会直接提出改进意见,每个人都追求和别人说得不一样。美国孩子们的自信大方、敢于表达、勇于创新给听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个快乐而充满激情的课堂对学生有多么重要。这不仅是一节数学课,而是一种完全自由的挥洒,更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专注与热情。此时,知识结果显得那么渺小,到达结果的过程是那么丰盈。
对话:追问教育的本质
最后,几位中国校长和教育学者分享了对克拉克的印象。他们认为克拉克的眼神教育是走心教育;克拉克的成功,一方面是他对孩子充分信任、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源于他对梦想的追求、敢于挑战的性格。他的成功有两个关键词:激情和智慧;《当代教育家》杂志社主编李振村老师指出无论是演讲还是课堂,克拉克都在传递一个观念:热爱生活,享受生命。他的话总是极富感染力。这就是激情给予他的原动力。学习克拉克并非要和他一样在课堂上跑上跑下,动作夸张,而是应该向克拉克一样对工作有宗教般的情怀,只有当老师有了热情,才会把这种状态传递给每个学生。
散场了,克拉克的话还在耳边回响:“教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它是一种使命。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使命”、“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可能激起热情”、“我可以做学生喜欢的一切” ……这些话如同非洲鼓的鼓点,敲打着我们的心田。面对学生,我们要做什么?我想,仅仅教知识吗?不,更多的应是激发和引领。我们首先要有激情,并将之传递给学生,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用智慧激发他们的潜能,最终创造教育的奇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