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包诗为例,拔节教学能力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8日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李科亚
周二,语文教研组如期开展了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五年级的张叶老师和韩瑛老师分别执教了《黄鹤楼送别》的两个课时。之后,各位老师畅谈了自己的观课感受。
张叶老师在课始引领学生吟诵了几首送别诗,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又奠定了本次教学的感情基调,巧妙地引出了本次的文包诗教学。在读文时引领学生比较“伫立”和“站立”,体会词语中蕴含的情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韩瑛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创造教学情境,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浓浓的惜别之情。经验丰富的她对文中的关键字眼抓得准,解读更具深度。读文时,紧扣一个“藏’字,从藏什么?怎么藏?为什么藏?多角度、有层次地进行品味,体会人物细腻、复杂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读诗时,抓住一个”孤“字,引领学生练习前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这节课上同样训练扎实、有效。人物心理的揣摩、文包诗的仿写,都设计得自然、巧妙。但文包诗这种体裁的教学,应做到文诗并重,文诗对照,关注诗文的内在联系。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都侧重于文的教学,轻视了诗的教学。
活动最后,林老师做出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应关注文体特点,找到合适的教学途径;2、应关注文本前后的勾联,学会联系上下文品读;3、应预设表达难点,帮助学生顺畅地表达。
本次教研活动,各位语文老师以文包诗这种文体的教学为例,更加明晰了如何利用文本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