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辅助栏目>>图片新闻>>在真实中体验 在体验中学习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4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娟
6月15日上午,我校思政学科老师齐聚一堂,开展教研活动。
刘娟老师带来了一堂二下的《坚持才有收获》。本堂课分为五大板块:“什么是坚持”、“聊聊我们的坚持”、“体验一种坚持”、“我来露一手”、“我来挑战”板块清晰,层层递进。课堂上,刘老师关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用生动的事例、丰富的教学方式吸引孩子们,课堂上气氛活跃、热烈,整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
本堂课的亮点有:一、1.聚焦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理念,即将儿童生活过程中真实而普通的成长事件作为教学的主体资源。强调引导孩子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坚持“从本班儿童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自主的体验与对自己生活世界的反思进行道德学习,实现自主建构。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感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刘老师有意识地记录了一位学生学习踢毽的过程。从不会踢到熟练踢,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到了坚持带来的变化。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和感受了坚持的力量,丰富了道德认知,提升了对坚持这种到良好品质的认识与了解。
二、引导学生在回望中生成德性。回望是引导学生在回忆中品出生活的文化与道德意蕴,实现人与生活世界的精神认同和成长。让学生在回望中生成德性是本课程的意义之所在。如在“‘坚持’的收获”环节中,刘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经历过哪些坚持,有什么样的感受;现在回想起来,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在学习、兴趣、运动、劳技、做人等方面的坚持,以及由这些坚持带来的成长和愉悦,都是他们日常过的生活,但在过的时候学生不一定有文化和道德的意识,通过课堂上的回望,引导学生在这个意义层面上去理解生活
针对这堂课,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课堂上可以解决“坚持才会有收获”的观念问题。对如何坚持下去的方法,学生还需要更有效的指导。老师在最后的课后推进板块,选择了班级弱势项目,让学生利用八周时间进行挑战。这个任务不错,但是临近暑假,学生的挑战热情能否能持续下去,还是个未知数。建议老师站在整册书的角度去分析整合教材,可以把这节课放在学期开始或者学期中间来上,就有助于老师对课后推进的引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