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辅助栏目>>图片新闻>>浦小:立足课堂观察 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浦小:立足课堂观察 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8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李科霞

IMG_0071.JPG

在新课标背景下,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为此,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数字赋能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证研究》课题,尝试人机协同展开课堂观察,探索数据赋能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518日下午,课题组成员在浦前中心小学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以人机协作为主要方式,开展人工智能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期积累典型案例,采集评价证据,形成相应改进策略和方法。活动以浦前中心小学四(2)班的9名学生为观察对象,根据平时的学情,将其进行编号。观察组成员与其一一对应,现场观察他们在语文课《囊萤夜读》和音乐课《隆里格隆》上的学习表现,及时进行记录。同时,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加以拍摄,为课堂教学评价采集真实、客观的数据。

教学结束后,观察组成员在主持人于纯老师的组织下,对所观察的学生从课堂参与、交往互动、思维状态、情况态度、核心素养生成等多个维度进行反馈和分析。观察组一致认为:该班学生整体学习热情高,规则意识强,学习习惯好;教师教学素养高,教学设计精心,教学方法适切。但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差异较大。即使同一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甚至在同一堂课的不同环节中表现也有差异。观察组成员和班主任、授课教师一起分析了现象背后的原因,探讨改进策略,气氛十分热烈。

于纯老师对两堂课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总结了课堂观察的多种视角和方法,鼓励教师关注每个生命的不同,站在儿童的角度去解读其学习表象后的深层原因,有针对性地优化自身教学行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同时,针对本节课上学生的表现,中肯地提出了教学的改进建议:期待教师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给他们更多调整合练习的时间,为他们的自信表达创造机会。

人机协同,采用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评价反馈,使课堂教学评价向着高效、精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为实现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助力。课题组将继续深入研究,真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文字:李科霞  图片:巢果、李科霞  审核:徐丽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