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学生园地>>升旗仪式>>感知时节智慧,传承秋收冬藏

感知时节智慧,传承秋收冬藏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郭春颖

  

       

甲: 尊敬的老师!

乙: 亲爱的同学们!

合: 大家早上好!

甲:今天的国旗下讲话由我们3)班主持。首先请本周的旗手做自我介绍。

请大队辅导员郑老师给他们颁发荣誉证书。

 

当清晨的风带来丝丝凉意,当校园的树叶换上金黄的外衣。

我们知道,那个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的季节——秋天,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

甲: 今天,我们国旗下展示的主题就是——“感知时节智慧,传承秋收冬藏”。

乙: 这是一份来自古人、来自大自然的宝贵礼物。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中,敏锐地观察自然,总结出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智慧。

这不仅仅是指农作物的收获与储藏,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那么,“秋收冬藏”到底藏着哪些有趣的秘密呢?就让我们通过三个环节,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智慧的节气世界吧!

 

第一环节:情景剧场——“丰收的喜悦” (约5分钟)

甲: 首先,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一个忙碌而喜悦的农家小院。请看情景剧——《丰收的喜悦》。

· 同学A: “大家快看!这稻穗金灿灿的,多饱满!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 同学B:“XXX,你知道稻穗为什么要在秋天收割

· 同学A: “因为秋天天气凉爽,雨水少,阳光充足,庄稼都成熟啦!

· 同学B:不只是稻子,还有黄澄澄的玉米、沉甸甸的南瓜……

· 同学C:不仅如此,一排排果树上也挂满了果实。有穿绿衣服的橘子,又大又黄的柚子,绿中带红的枣儿,还有又粗又长的甘蔗……我们要赶紧把它们收回家,这就是‘秋收’!”

· 同学B: 对于我们而言,“秋收”是对当下努力的检验:是课堂上认真记下的笔记,是作业中反复打磨的答案,是考试后收获的进步——每一份付出,都在为我们积累成长的“果实”。

· 同学A “对!春天我们播种希望,秋天我们收获成果!”

· (同学们手持各种农作物模型,并齐声说:“我们丰收啦!”)

播放视频《秋收》

 

第二环节:科学小讲堂——“藏起来的奥秘” (约4分钟)

乙:这就是“秋收”,是大地对我们辛勤劳动最美的馈赠。

收获的粮食这么多,吃不完怎么办呢?聪明的古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冬藏”!

没错!冬天天气寒冷,食物容易腐烂。为了能在漫长的冬天也有食物吃,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各种储藏方法。

比如,他们把粮食晒干后放进地窖,因为地窖里温度低、湿度稳定,可以保鲜。

他们还把蔬菜做成腌菜、泡菜,把肉用盐腌制或者熏成腊肉,这些方法都能让食物保存得更久。

甲: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我们请科学小组的同学带来一个有趣的实验——“干燥的魔力”。

(科学小实验环节)

· 同学D: (展示两片相同的树叶和两个密封罐,一个罐里放了干燥剂) “同学们请看,这两片树叶是同时摘的。我们把这片放进普通的密封罐(展示A罐),另一片放进有干燥剂的密封罐(展示B罐)。” “大家猜猜,几天后,哪片树叶会保存得更好呢?”

· (台下互动)

· 同学D: “答案是B罐!因为干燥剂能吸收罐子里的水分,让环境变得干燥。很多食物腐败都是因为细菌和霉菌,而它们最喜欢潮湿的环境了。所以,‘干燥’就是古人‘冬藏’智慧里非常重要的科学原理!”

(实验同学展示后退场)

乙: 原来,“冬藏”里藏着这么多科学道理!它不仅保证了食物,也体现了我们祖先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智慧。

 

 

第三环节:“四季的赞歌” (约3分钟)

从春华到秋实,从丰收到储藏,二十四节气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指导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藏在四季里的古老智慧。播放视频。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用心观察身边的季节变化。

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粮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甲: 春天,我们努力“播种”;

乙: 夏天,我们用心“耕耘”;

秋天,我们快乐“收获”;

冬天,我们智慧“储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