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辅助栏目>>图片新闻>>春日暖阳 潜心教研 努力提升

春日暖阳 潜心教研 努力提升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7日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刘娟

迎着春风,伴着花香,我们语文组教研活动又一次如期举行。一年级的苗老师和六年级的叶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堂风格迥异的语文课。

苗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第6课《树和喜鹊》。苗老师的课情趣为先,基础不放,紧抓能力。苗老师的富有童趣的课堂用语,仿佛春日里和煦的阳光,洒遍课堂每一个角落,让师生对话充满灵动。苗老师带着孩子们读文解词学方法,小组表演助理解,联系生活话中心。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内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叶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第23课《孔子游春》。叶老师的课板块清晰,条理清楚。师生的文学素养都特别好,整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第一板块“泗水春景”的文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叶老师的教学分为两个层次: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悟;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并尝试仿说。这样,春之境中如诗如画的文字,就被全方位地激活了,学生不仅诵读在口头,积累在心头,也流淌在笔头。教学第二板块“孔子论水”时,,叶老师引导学生首先要读懂大意;其次,要读懂内涵;再次,要读懂言外之意。这样,水之境中原本逻辑性很强的一段文字,从大意到内涵再到言外之意.读得既入乎其内有滋有味,又出乎其外有条有理。教学第三部分“师生言志” 时,叶老师采用古今文“比照阅读”的方法,把文本打开,引入源头活水,给学生另一种形式的语言润泽。

      课后,张老师对这两堂课给予了肯定,认为这是两堂成熟的课。同时,张老师又对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张老师通过列举《广玉兰》这课的教学片段,告诉老师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概括,学会表达。老师要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

  短短半天的教研活动,引导着每一位语文老师深入思考,为今后的扎实推进、不断创新指明了方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